時間:2020-11-24 09:55:01
摘 要:
羊肚菌又名羊肚菜、羊蘑、羊肚蘑,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藥用菌。真菌學分類屬盤菌目,羊肚菌科,羊肚菌屬。羊肚菌上部呈褶皺網狀,既像個蜂巢,也像個羊肚,因而得名。羊肚菌是子囊菌中的美味食菌,其菌蓋部分含有異亮氨酸、亮氨酸、賴氨酸、蛋氨酸、苯丙氨酸、蘇氨酸和纈氨酸7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。 我國野生羊肚菌主要分布在西南、西北、華北、華東等地區,因其營養和藥用價值比較高,所以市場需求量比較大。過去羊肚菌全靠野生羊肚菌又名羊肚菜、羊蘑、羊肚蘑,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藥用菌。真菌學分類屬盤菌目,羊肚菌科,羊肚菌屬。羊肚菌上部呈褶皺網狀,既像個蜂巢,也像個羊肚,因而得名。羊肚菌是子囊菌中的美味食菌,其菌蓋部分含有異亮氨酸、亮氨酸、賴氨酸、蛋氨酸、苯丙氨酸、蘇氨酸和纈氨酸7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。
我國野生羊肚菌主要分布在西南、西北、華北、華東等地區,因其營養和藥用價值比較高,所以市場需求量比較大。過去羊肚菌全靠野生,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,現在已實現人工栽培,以緩解市場需求。
目前羊肚菌的種植技術已經日趨成熟,為了更好的推廣羊肚菌,在這里將詳細的為大家分享有關羊肚菌的種植技術。
選地及整地
選擇土質疏松、透氣良好、腐殖質含量高的土壤,可用充分腐熟的牛羊糞秸稈等來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和腐殖質的含量。
整地時首先清理大棚內雜草,畝施生石灰40-50Kg用于殺滅土壤中的雜菌以及害蟲,注意調節PH至到中性或偏堿性。旋耕后作的高畦畦面款100cm、溝寬30cm,畦面開兩條種植溝,種植溝距離50cm,溝深6-10cm,然后溝內澆透水。
一、播種
北方一般在10月中旬播種,播種前用75%的遮陽網遮陽,購買好的菌種(菌種瓶內壁有黃色的異核菌核、菌絲分布均勻)畝播種量140Kg,用筷子或竹簽把菌種從菌種瓶中掏出攪拌均勻,然后均勻的撒到種植溝內并覆土,覆土深度為5cm左右。在畦溝內澆水或者用霧化噴淋噴施,使土壤相對濕度達到50%-70%,在畦面鋪設地膜達到保濕的效果。注意觀察土壤濕度,及時澆水。
二、菌絲生長
羊肚菌的菌絲在5-25攝氏度的條件下均能生長,適宜溫度為15-18攝氏度。低于5攝氏度或者高于25攝氏度會造成羊肚菌的減產甚至**死亡,播種7-20天后羊肚菌的菌絲會長滿畦面、會形成大量的菌霜,這時開始放置營養袋、每畝放置140KG左右。用刀片將營養袋劃開,口向下放在長滿菌絲的畦面上。在11月初上凍前澆一次透水越冬。
山西省壽陽縣農委相關領導參觀考察中農富通示范基地——保德縣繁莊塔高新農業科技示范園,實地查看羊肚菌的出菇現場。
三、出菇期
春天氣溫回暖,溫室內低氣溫可達到5攝氏度時,進行噴灌或者大水灌溉,使土壤相對濕度達到70%、空氣濕度達到85%-90%。15天左右長出子實體,10天后子實體生長成熟。這一過程要嚴格控制土壤濕度、溫度、空氣濕度、通風次數、光照強度。
四、采收
當羊肚菌子實體的菌蓋表面充分伸展,子囊果不在增加的時候就可以才收了,羊肚菌生長階段參差不齊、所以隨長隨采、一般畝產鮮羊肚菌150Kg,采收后應及時晾曬防治變質,每1000g鮮羊肚菌可晾曬干羊肚菌100g。
【免責聲明:本站系本網編輯轉載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,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**時間刪除內容!】
來源:今日頭條
鏈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6836536418538357256/
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